当前位置: 主页 > 3D打印 >

借强国战略东风 3D打印产业化应用提速

2015-12-03 16:35 [3D打印] 来源于: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
导读:从世界范围来看,作为一项新型数字化制造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3D打印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市场规模将实现快速增长,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预计我国

 

中国工业报记者 司建楠

借强国战略东风  3D打印产业化应用提速
从世界范围来看,作为一项新型数字化制造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3D打印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市场规模将实现快速增长,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预计我国的3D打印产业将迎来千亿市场。 (资料图片)

 
  “3D打印产业是关系国家工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殊产业群体,是继IT、IC、物联网产业之后的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新兴产业,也是目前中国惟一与国外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新兴产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和无锡市人民政府新区管理委员会日前联合主办的“2015长风论坛”上,无锡市副市长曹佳中指出,“3D打印已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的又一风口。” 
  作为公益性政产学研交流平台,此次“长风论坛”聚焦“3D打印与先进制造”。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两化融合推进处处长王建伟对《中国制造2025》政策进行了全面解读。“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共有五个地方出现了3D打印,并且将3D打印和高档数控机床一并列为要突破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希征表示,借助《中国制造2025》东风,3D打印产业发展将加速推进。 
  产业发展步入战略机遇期 
  “本次论坛主题与推动落实《中国制造2025》高度契合。”王建伟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编制是基于迎接制造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的重大举措,是适应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的紧迫需要,是应对制造业全球分工版图深度调整的战略布局,是促进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内在要求。 
  《中国制造2025》明确,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王建伟说,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要选好切入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即智能制造,要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要找准抓手,把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作为重要抓手。2013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2014年首批选择了500家企业开展贯标试点;要突出重点,当前的重点是推动互联网在制造业领域深化应用,要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培育工业互联网的新应用,建设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要夯实基础,加快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加快产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建设,提高制造业企业宽带接入能力。 
  “互联网+催生了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新产业。实际上,3D打印同样是互联网仿真设计之后一种新型的制造模式。”王建伟强调。 
  作为新型制造模式,3D打印已然迎来了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今年2月,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首次从政府层面高度评价了3D打印技术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推进意见。 
  “《中国制造2025》再次肯定了3D打印作为新兴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重要作用。”与会人士告诉记者,作为智能制造的典型,3D打印能否借着《中国制造2025》的“东风”加快发展,不仅需要政策层面持续推进,而且需要市场应用尽快“打开”。 
  论坛聚焦市场应用 
  经过3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从最初科学普及的阶段向功能性产品加工生产的应用领域纵深推进。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预测,到2020年,全球3D打印产值有望突破2000亿元,而国内有望突破500亿元。 
  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国内3D打印企业准备好了么?与会专家表示,产业化应用能否跟进仍是3D打印产业加速发展面临的重要瓶颈。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材料、技术、成本、人才等诸多问题都有待解决和完善。 
  东华大学教授、上海“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鲁希华表示,“材料是3D打印的物质基础,也是当前制约3D打印发展的瓶颈。在某种程度上,材料的发展决定着3D打印能否有更广泛的应用。” 
  鲁希华表示,目前,3D打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树脂、橡胶类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除此之外,彩色石膏材料、人造骨粉、细胞生物原料以及砂糖等食品材料也在3D打印领域得到了应用。 
  台湾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郑正元预测,未来3D打印将朝着更快、更精细的方向发展,工业化的应用将更丰富。而且,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3D打印机将变得更加智能化。 
  “3D打印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中国3D打印产业联盟副理事长、西锐集团董事长余金湖告诉记者,国内对3D应用人才的培养还仅仅在萌芽状态。这也是当下国内3D打印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余金湖介绍,目前,国内开办该专业的高校极其有限且结构不合理,应用层面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我国在3D技术培训、推广方面做得不够,高校相关3D课程与现在全球最前沿的3D技术有差距,高校3D教育与企业应用需求有差距,很多人对3D认识还处于非常浅显的初级阶段。 
  为了培养3D打印的专业人才,会上,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与无锡新区管委会签署了《“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长风’计划”3D打印创新创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当地推动“3D打印行业人才的培养培训、3D打印技术在行业企业中的应用、3D打印产品检测标准研究、3D打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等工作的落实。 
  会议同期举行了“长三角3D打印创新创业中心”揭牌仪式。王希征表示,“长三角3D打印创新创业中心”就是要结合自身优势,推动3D打印技术和企业应用的结合,推动3D打印项目孵化,开展教育培训等工作,并逐步使3D打印技术深入应用到传统产业之中,进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曹佳中说,“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与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3D打印既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指明了一条路径,也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指出了一个方向,已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的又一风口。” 
  “2015年,我国政府连续推出有关政策措施,加快进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将发展智能制造上升为国家战略,3D打印则是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实施路径。”曹佳中介绍,2014年,无锡市政府批准并启动了“增材制造产业园”规划建设,秉承“材料为基础、设备为纽带、应用为目的”的发展理念,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整合全市优质资源,营造科技产业和人才创业的最佳发展环境,力争抢占3D打印产业的制高点。 
  会上,围绕“3D打印与先进制造”的主题,与会专家与学者深入研讨了3D打印现状及前景、3D打印与工业4.0、3D打印人才需求和培养、3D打印在航天航空工业领域的应用、3D打印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等议题,旨在推动行业跨界交流,加速3D产业市场化应用。


 

 

 

 

(编辑:admin)

推荐文章